《台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是柯志明老師的學術生涯中少數的非史學著作,在他接受梁秋虹女士的專訪中提到,他想要從卷帙浩溢的史料中抽身出來,進入五分埔的田野,與活生生的人接觸來調劑身心靈。不過,如同他在專訪中陳述的,五分埔的製造業調查仍然切合他的學術關懷。

  本書定位在討論農民的家戶經濟邏輯如何在以薪資勞動為主的資本主義體系中維繫。在五分埔社區,他發現農民的生產邏輯(自我剝削、家戶經濟)仍然反映在小商品生產者的經營策略,但是當彰化芳苑移民來源逐漸耗竭,產品市場逐漸分化之後(見本書表3-2或筆者摘要),五分埔的小生產者如何因應市場壓力而發展出一套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在商機出現時急速擴大產能的生產方式,便成為本書關切的首要問題。從這個問題意識出發,他不能同意過去學者認為代工或外包生產這種邊陲性的生產活動終究會在市場競爭中淘汰的說法,Braveman(1974)在勞動過程論中對於去技術化的討論在此也不適用,柯志明結合雙元工業理論(關心產品市場與生產的關係)、網絡式勞動的理論(關心生產成本與勞動控制),從「產品市場的分化」與「勞動力組成的變化」兩個結構性因素,說明對於五分埔小商品生產者存續來說最重要的是「搶時機頭」,以此預測核心/邊緣勞力的配置(見本書圖11)。

  他使用田野觀察、深度訪談與問卷,蒐集商家的經營策略與勞雇關係的相關資訊。從這些資料他歸納出搶時機頭的生產組織,主要是以「機變程度」不同的僱工所組成的,位居老闆僱工的核心是老闆娘等親族,再來是同鄉等依賴工,最後才是雇工,不過,對於以流行市場為取向的商家而言,為了配合市場時效而趕工,留有一定比例的雇工是相當重要的,但同樣也是為了市場時效的理由,當景氣不好沒有訂單的時候,外包與代工反而是比較好的選擇。簡言之,為了因應搶時機頭的競爭壓力,雇主必須結合控制程度不一的工人才能夠極大化其利潤。

   這本書的關懷是階級問題,我們看到五分埔的生產者成功的從農業自雇者轉向非農業自雇者,並且成為他們向上社會流動的途徑之一。從1970年代的布牛生產仰賴高密度低報酬的勞動(仰賴親族網絡與地緣關係),到1980年代的機變生產,生產者從單純的「生產活動」中跨足到「經營」,掌握更多對勞動過程的控制權。不過,也因為柯志明關心的是階級的問題,我們無法了解勞動組織的變化是否是因為生產者在商品鍊位置的改變所致,1970年代的布牛生產如何「升級」的機制我們並不太清楚,是生產者的技術與資金的積累所致,以至於他們可以搶攻流行貨市場,或是商品鍊中具有影響力的部門改變了他們的經營策略?

  我比較關心的議題是這群離農的自雇業者與其他自雇業者相比,有什麼樣的特殊性?由於農民分化已經是學術界公認的事實,以家戶經濟和自我剝削為經濟邏輯的農民是通例還是異例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MT19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