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2022)是《街頭》(2018)的續作 (2022/10/29以前可在公視+觀看)。

導演在專訪說:「我自己喜歡的紀錄片是比較從個人出發的、編制非常小的,有某種粗糙的、更奔放自在的質感,很個人情緒的,而不是那種面面俱到、百科全書式的議題式紀錄」。

這部紀錄片以一位太陽花運動的參與者為主要拍攝對象,記錄他在馬祖戰地文化博物館工作的觀察與生活。被攝者不像他的社運夥伴留在台北(/都會區)政治圈打拼,源於一種奇妙的責任感——在2018年底選舉的挫折中,他反省自己誤判太多,到馬祖工作是想要了解一般人民的想法。影片中有個人用「知青下鄉」來形容,有種不合時宜的貼切。

全片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有兩個。
第一個是被攝者被要求把國旗上的圓球去掉,他就拿一個看起來好像是修剪花草的剪刀,非常費力的截鋸這一面他當成裝置藝術的國旗。當他終於把禿出的那截小木棍也鋸除時,鏡頭裡外都鬆一口氣。這種內心疏離又不得不維護的心情,具體呈現台獨與「中華民國」的關係。在影片中,他也用自己身為客家人的經驗,反省「臺灣人(Tâi-uân-lâng)」的稱呼無法自然凝聚多元族群,包括馬祖人,「我問過許多的有意識的年輕世代馬祖人,這樣跟我講,他覺得台獨論述大多數是,暗自地會沒有把馬祖納入台獨論述裡面」。

第二個場景是陳廷豪向福州連江海事處檢舉離南竿外6.6 km的中國採砂船,但因兩岸制度不同,對方問他地點、聯絡手機、身分證字號出現雞同鴨講的狀況。此前我沒有把「檢舉」跟「舉報」視為同義。這兩個詞給我的感受不太一樣,檢舉是讓偏離制度的行為糾正回常軌,但舉報就給我一種打小報告、當抓耙仔的感覺。

如果說這部紀錄片有什麼主題,大概就是為台獨找盟友。如同片中閃過「同島一命」的軍事標語,探求團結作為國家認同主軸的可能性。陳廷豪對於馬祖政治生態的觀察,我覺得是相對務實的。他並沒有將政治困難歸因於馬祖離中國太近,而是歸因於當地社會關係緊密,致使反對聲音難以形成;年輕人也受限於長輩的壓力,在政治表態上不太會有什麼「偏差」。但反過來說,民進黨在馬祖的耕耘也是近期的事情,與其假定馬祖人對民進黨有惡感,也有可能是混沌空白。

《島‧國》與《街頭》分別以陳廷豪及張勝涵為拍攝對象。導演在他們相對默默無名的時候紀錄,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押注投資吧。

 

 

 

 

arrow
arrow

    CMT19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